学校首页 收藏本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务公开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2017学年教学质量报告

来自: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时间:2018年12月29日 浏览:61字体大小:

教学质量是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线。过去的2017学年,学校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在教学质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指导下,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树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现从基本情况、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特色与亮点、存在的不足五个方面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院现有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6个本科专业。2017年下期全日制在校学生1432人,2018年上期全日制在校学生1403人,全日制本科生占在校生比例为100%

学院专任教师90名,生师比15.6 : 1。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9人,副高职称2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老师的36.67%;专任教师中博士31人(博士后6人),硕士51人。

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836.6万元,生均2.68万元/人;实验教学场地面积近6609 m2,生均4.62m2/人。图书馆共有专业相关图书资料约27000册,生均18.85册。

二、教学建设

1、专业建设

一是明确了各专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选拔了2名学科带头人、6名学术带头人,组建了6个优势学术方向团队,通过参加学术研讨、短期培训、科研联合攻关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

二是稳步推进生物工程十三五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十三五省级重点学科有机化学学科建设。

三是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生物工程、化学2个应用特色学科的申报。

四是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新增校级生化工程中心,积极申报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稳步推进省银杏工程中心等已立项科研平台的建设。

五是依托美国圣约翰大学耐药研究的评价实验室,成立中美多肽药物联合实验室。

是出台并实施了《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科建设推进实施方案》,完善了《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讲课比赛暂行办法及评分标准》、《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突出贡献奖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教学激励措施。

2、课程建设

一是学院多位老师主持在建《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湖南科技学院精品视频共享课程,《生物工程设备》、《无机化学》校级优质课程,《普通生物学》研讨式课程按照学校要求完成验收。

二是学院立项的《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生物分离工程》等共6门校企合作研讨式课程顺利通过中期考核。

三是为了迎接本科审核评估和专业评估,提高出卷和阅卷水平,举办首届试卷阅卷零差错竞赛,组织教师对2017年下期6个专业的试卷进行评阅,评选出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二人,三等奖三人。

3、教材建设

一是教材选新(近三年出版教材)比例达到80%、教材选优(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重点推荐教材、精品教材等优质教材)比例达到70%

二是我院袁霖老师出版教材:《有机化学》,覃佐东老师出版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集》。

三是根据湖南省生物与制药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要求,为规范基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我院已立项的《生物工程》实践教材、《制药工程》实践教材、银杏功能成分提取及其开发利用教学讲义、生姜高效栽培及其精深加工教学讲义的建设。

4、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2017年我院引进博士7人(尹业师博士团队3人及李玲、李杨燕、曾丽亚、刘永昌),硕士4人(杨丽华、张永、彭莎、包文虎)。

二是我院2017年共有5人晋升职称。其中袁霖、闫荣玲和姜红宇通过副教授职称评定;盘俊、李中燕老师通过讲师评定。

三是高度重视新进教师的培养与指导,11位新进老师参加学校岗前培训,其中李杨燕、杨丽华老师参加了省国培计划岗前培训,并给所有新进教师指定一名指导老师,帮助其成长。

四是鼓励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参加生产与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拓展学院教师校企合作渠道与途径。

五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与交流提高教师教学与业务能力。盘俊、胡克坚老师分别赴广州参加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仪培训;肖新生等17位老师参加了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液质联用仪、凝胶渗透色谱仪等现场培训;刘晓霞等10位老师参加了湖南省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赵雨云等4人参加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培训;何福林等32人参加了省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及培训。

六是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美国圣约翰大学陈哲生教授、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周忠实研究员等国内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七是聘请了陈哲生教授、孙立春教授、曾华强教授、朱宝利研究员、谭新球研究员为我院特聘教授,并推荐陈哲生教授申报湖南省“百人计划。

八是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建设,2017年我院教师获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1人,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比赛三等奖1项,校教书育人好教师荣誉称号2人,校级荣誉称号15个。

九是注重青年才俊的培养,实施英才计划。我院李文艺、曾 飞、袁霖入选校第四批英才支持计划

十是鼓励教师出国学习深造。何福林、刘小文赴日本,欧光川、张敏、袁先友赴英国,曾飞、唐琳俐赴新加坡进行交流和学习。

5、实验室建设

一是加强对核磁共振仪、ICP-MSX-射线单晶衍射仪、快速制备色谱、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气质联用仪、荧光定量PCR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二是新增了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凝胶渗透色谱仪、荧光定量PCR仪等若干大型仪器设备,并完成安装和调试。

三是积极推进湖南省生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四是强化和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提升实验室利用率。一年来,总计批准开放申请超500次,支撑400多个学生科研课题的进行,为学生自主开展科研探索与创新提供了条件。

五是积极开展实验室资产清查与登记工作。

六是配合创建省文明高校和平安校园项目,对实验室易燃、易爆化学品排查,接受上级检查,全年无安全事故。

6、实践基地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湖南恒伟药业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

二是新增油茶籽资源开发与利用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三是新增深圳市三方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五季丰生物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的实习基地,并加强与已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20余家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

二、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

一是增加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是增加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学科前沿成果等内容的比例。

三是增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知识点的内容。

2、课程体系改革

一是以生物工程专业为试点,制定切合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三大类专业核心课程群和专业特色课程群推行现代化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校企、校所协同育人机制

二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参加此类学科竞赛获以上奖项17其中省级一等奖2项。

三是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参与我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教学工作,我院教师到企业挂职。陈小明、张永先后在湖南恒伟制药、永州市科技局、永州市发改委任职、挂职锻炼。

3、教学方法改革

一是基于湖南省生物与制药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与湖南省高等学校十三五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两个平台,已立项25项教改课题,验收通过17项。

二是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省、校级教改课题,分别申报8项、10项,立项省级3项,校级4项;全年共发表教改论文15篇,其中国家级刊物、CSCD刊物5 篇。

三是积极推进研讨式、探究式、启发式教学。6门校企合作研讨式课程建设稳步推进,学院闫荣老师校级研讨式课程顺利通过验收。

四是增加现场观摩教学(利用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等)以及专业见习的所占比重

4、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一是组织开展了2017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是完善全校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大学生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三是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包括实习)教学在总学分与学时的占比,切实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5、实践教学改革

一是重视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认定,进一步凸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33个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得到实验实训中心立项,每个实验获得300元经费资助。

二是为了提高本科毕业生的质量,我院以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规划为导向,从现有平台出发,构建了多元化的实习模式。在科研院所实习的同学提升了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都在实习期间所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多人考取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研究生继续深造;以就业为导向的同学在公司的轮岗实习中发现了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部分学生留在了实习单位正式工作。

三是为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单位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实践教学中的作用,201712月由湖南科技学院教务处、湖南科技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办,我院承办了主题为产教融合模式下化工类、生物类、食品类、制药类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系列研讨会。

三、特色与亮点

一是课堂教学质量建设成效显著。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交流讨论、思想碰撞、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的主要环节。学院狠抓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成效显著,获得8项教学竞赛荣誉,其中包括省级教学能手与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在内的省级荣誉4项,校级荣誉17项。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硕果磊磊。学生参加此类学科竞赛获以上奖项17个,省级一等奖2个,省级二等奖10个,省级三等奖2,优秀奖3银杏茶”项目获全国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学生积极参与湖南省第十届大学生课外化学化工类创新作品竞赛,初赛(湖南省化工化学学会主办)获奖28项,其中特等奖3项,最终获得湖南省实验操作竞赛及化学化工类创新作品、化工设计共计11项。

三是实践教学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的重要环节。学院通过系列措施强化实践教学助力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包括(1)延长专业实习时间至4个月;(2)实行毕业论文双导师制:部分在企业、行业单位实习的学生,我们聘请实习单位的研究人员或技术人员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实行一个学生既有校方的指导老师,又有实习单位指导老师的双导师制;(3)学生参与服务地方实践活动:2015级生物工程专业学生郑尚明带领烟秆资源开发利用公益项目团队,2015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漆盈带领携手护水点滴筑家园公益项目团队,均获得荣获湖南省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4)鼓励学生展自主科研探索:为充分发挥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省级平台的育人作用,针对农业生物工程、合成微生物学与药物研发、生化工程技术及应用3个学科方向的特色,学院对上述平台实行全开放,学生可以利用平台的软、硬进行自主科研探索。

四是服务地方经济有声有色学院目前已选派省三区人才14人、市科技特派员5人为地方进行农业生产指导、企业技术服务。并与恒伟药业、异蛇实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教师在此过程中,既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也增加了对企业管理、生产、技术、工艺、瓶颈等方面的了解。

四、存在的不足

()专业办学的地方特色还不显著

1、存在问题

永州香型农业富硒农业是未来永州地区的发展重点领域。目前,教师围绕地方经济重点发展领域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地方特色的课程设置还不够。

2、原因分析

一是之前对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不够清晰,过多地与综合性、知名度高的高校看齐。

二是对专业办学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注程度不够,同时地方政府对高校在区域性经济与社会发展及所产生的影响也重视不足。

三是之前专业办学过程中,对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重视不够,忽略了校企、校地合作的开展。

3、改进措施

一是后续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进一步重视与凸显与地方经济及行业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的设置。

二是根据地方经济重点发展领域凝练学科方向,引导教师在、项目申报、专利申请、论文撰写等方面集中到所确定的研究方向上来。

三是利用现有省级平台(如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团队、产学研示范基地、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引导教师加深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利用企业生产、资金、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平台、人才、仪器设备优势,共同搭建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平台。积极向行业企业开放大型仪器设备,吸引企业将技术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搬到学校来

四是根据上级文件部署,积极申报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

五是加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向行业企业的转化,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的影响力和服务地方的能力。

(二)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1、存在问题

一是高水平学术团队不足。

二是具行业、工程背景与专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不多。

三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有待提高,高水平的学科或专业带头人不足。

2、原因分析

一是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离省城相对偏远,所在地区经济较落后,对人才吸引力不大;

二是学校为基础较薄弱,办学经费有限,引进高水平人才的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三是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

3、改进方向

一是以人为本,稳定教师队伍: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提高待遇,增加归属感;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在攻读学位、晋升职称、科研立项等方面对青年教师给予政策倾斜;改善教师科研办公条件。

二是出台有关制度,加大推进双师双能型教师建设的改革力度:安排专任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践锻炼或到企业开展技术支持,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增强实践经验,提高双能素质;拓展各专业对外技术服务的领域;积极创造条件让专任教师参加各种企事业单位的生产需求中。

三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在加强与省内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的同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聘请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工作,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学风建设还须进一步加强

1、存在问题

一是学习氛围还不够浓厚,少数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动力不够充足;

二是高年级学生中存在缺课、逃课现象;

三是个别学生有上网成瘾等情况。

2、原因分析

一些学生理想追求不够远大,学习目标缺失,自我要求不高,专业兴趣不浓,自律意识不强;学习方法不当;教育力度不够大,方式不够新等。

3、改进方向

一是营造有利于学风建设的外部环境。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充分利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增强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二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用好的教风影响学风 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敬业奉献的治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学风。

三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辅导员、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对学生选课、考研和就业等方面的指导。

四是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要让学生党员和干部成为学风建设的表率。

五是用制度规范学风建设:对学生中的各种不良行为,既要耐心教育,又要严肃处理。对在学风建设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

(四)教室及多媒体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1、存在问题

教室实行粗放式管理,多媒体设施状况不断。

2、原因分析

多媒体设施使用年限交久远,设备老化。

3、改进方向

教室里的多媒体设施需要整体更换或进行彻底维修。同时,建议解决多媒体教室的不能上网的问题。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电话:0746-6381164          E-Mail:shx@123.com
Copyright © 2013-2015          湖南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后台管理